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陈成球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写在香港现代水墨画联展

2015-07-23 12:00:36 来源:深圳市抱朴轩文化有限公司作者:陈伟元
A-A+

  香港现代水墨画会是香港艺术界特别是香港水墨界一个较为活跃的艺术团体,几乎每年一次的现代水墨展览,极大地促进了香港水墨艺术的发展,扩大了香港水墨画的影响。香港位于中国大陆边缘地带,从鸦片战争中离开大陆母体,与西方社会融为一炉,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和社会形势,形成了在东方文化氛围中一个极具西方文化特色的自由社会,在这个环境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香港水墨就是在来自于两岸四地文化和欧美文化,思想的交流共融的产物。除了从大陆来港的传统文人画家,就是毗邻咫尺的广东岭南画派,特别是岭南三杰之一黄独峰等岭南画派大家的影响,还有就是七十年代的师承吕寿琨,刘国松,转借于台湾五月画会而诞生的新水墨。

  香港现代水墨画会,就是1971年台湾水墨大师刘国松在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执教,主张改革中国画,从绘画理论,技巧,题材上创新,引起社会极大反响,带给香港甚至中华文化圈,艺术界的新鲜血液和强烈的冲击震动。1977年刘国松和学生一同成立了香港现代水墨画会,其中重要一员就包括我们今天画展的陈成球副会长,这个画会,从建会之初,就以研究,拓展和推广现代水墨为宗旨,尊重不同会员的风格和面目,兼容并蓄,包容共存。近年来,积极推动两岸三地文化和艺术交流,在现代水墨画的发展,推动和创新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香港现代水墨,相比大陆的传统绘画,我认为它有自己突出鲜明的艺术特点:

  第一,香港水墨摆脱了传统绘画题材技法的局限,特别是在构图元素的选择上,拓展的更加宽泛,题材更加宽广丰富,从自然生活里可视可见的景物山石树木花鸟人物等,到微观世界,显微镜视野下的微观世界,物质的细微表面,继而宏观题材又扩展到宏观世界,直至地球,宇宙等,绘画题材具有更加广阔的取材范围和背景,这是源于香港先进的教育和科学理念的贯彻。

  第二,香港现代水墨突破了传统中国绘画诗书画印的樊笼,走向多种艺术比如书法,文字,文学,拓印等与绘画的融合,结合和创新尝试,在中国画的开拓和创新方面做了一个很好的也是很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大陆艺术家和艺术界思考和借鉴。

  第三,香港现代水墨摆脱了传统中国画对于笔墨的刻意强调和追求,诸如笔精墨妙,笔墨精神或者笔墨效果,吸收引进多种绘画创作技法,并不断创新。这包括纸摺,水拓,摹印,冲油,喷洒,拓墨,渍墨等技法。陈会长还利用抹点皴,就是桌面拓印的抹点效果,结合宣纸上流动渗染的墨韵,艺术的再现了雪山,溪流,飞瀑等艺术物像。

  第四,从绘画的思想上,香港现代水墨已经完全打破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包括儒释道思想,而是更加开阔的去接受,面对,吸收西方的宗教思想和现代科学精神,在艺术创作中更加突出个体的觉醒,个体意识,个人主义和自由思想。在科学态度下,结合东西方哲学思想,兼容并蓄,中西合璧,东西互见,中西共融,用西方现代科学的态度,西方的哲学思想或者宗教意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利用东方的绘画手段和技法,不断吸收,引进西方艺术思想和技法,不再仅仅以东方笔墨技巧作为艺术表现手段和手法,来表现艺术家个人的认识,情感和思想。这是香港现代水墨的一个鲜明特点。

  第五,传统国画,水墨画,基本是通过单一的平面来表现立体空间,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香港现代水墨趋向于用同一个平面空间自由组合,隔离或者共融于一个背景下,形成了多个不同的平面空间,打破了中国传统水墨的时空的单一性限制。这也许是借鉴西方精神分析学和现代科学的一种巧妙的艺术嫁接,可以说是一种创新和突破。

  艺术是没有界限的,用自己特有的技巧,技术,技法去表现自己对于宇宙,世界,自然,社会,人生,自我等物像的认识,理解,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我们欣赏艺术,不仅是欣赏艺术家创造的物像,体会艺术家非凡的技法,技艺和艺术水平,更是通过艺术家创造的物像去感受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香港现代水墨画会不仅传承中国的文化传统,同是也兼容并蓄,吸纳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和科学精神。在不断探索,创新,拓展现代水墨的书写性,随意性,自由性,纸张的肌理效果和笔墨技巧,在题材选择处理上,构图布局章法上,笔墨技巧发挥上,根据个人经验,喜爱,偏好,创意和独特个性理解而不断创新,并走出自己的新面目,让水墨意象不断跨越,跨越文化界限,跨越中西界限,跨越思想界限,不但在中华的文化艺术圈开拓创新,更在国际世界艺坛开出一朵绚丽的艺术之葩!

陈成球作品

刘金芝作品

康雁屏作品

萧柏强作品

游梅珍作品

陈君立作品

杨国芬

叶世琼作品

江玉庭作品

冼纨作品

梁玉仪作品

梁志荣作品

曾志豪作品

萧惠卿作品

陈燕云作品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陈成球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